周记考试网将带你了解华约自主招生试题,希望你可以从中得到收获并且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2014年华约自主招生语文试题答案

2014年华约自主招生语文试题答案

这篇关于2014年华约自主招生语文试题答案,是 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与写作(第一部分)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

1.(2分)A

5.(2分)C 2.(2分)D 3.(2分)C 4.(2分)B

6.(2分)B

7.(4分)

答B、D各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答案超过两项,不给分。

8.(4分)

答A、C各给2分,答B给1分,答B、D不给分。答案超过两项,不给分。

9.(4分)

答A、E各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给分。答案超过两项,不给分。

10.(4分)

答案要点及评分参考

答案要点:

直接描写(正面描写)手法。这主要表现在小说的第一个生活片断里。小说相当细致、具体地描写了去往华沙车站的路上,彼得与“我”的对话。彼得的言行,尤其是他唠唠叨叨的絮语,表现了这个下层小人物坦率、诚实、善良的性格。(2)间接描写(侧面描写)手法。这主要表现在小说的第二个生活片断里,彼得病即将离开人世,却嘱咐妻子送东西给“我”这个连他名字都不知道的人,这对饥病交加的“我”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感人至深。但是,作者却没有正面描写彼得,而是通过他妻子的话,间接地表现了这个人物美好的品质。这种间接描写,不仅节省了大量长工笔墨,也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一档(4分)1-1对小说的描写手法、作用理解准确,能够结合作品进行具体,恰当阐释。 1-2 观点正确,概念科学,论述有逻辑性。

1-3表述简洁、流畅,条理清晰。

二档(2-3分)2-1对小说的描写手法、作用理解比较准确,能够结合作品进行阐释。 2-2观点基本正确,概念基本科学,论述较有逻辑性。

2-3表述比较通顺,有条理。

三档(0-1)3-1对小说的描写手法、作用理解不准确,没有或较少结合作品进行阐释。 3-2观点模糊,概念不够科学,论述比较混乱。

3-3表述不通顺,不清晰。

11.(3分)

答案要点及评分参考

答案要点:

小说艺术表现上的主要特色是散文化。小说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只有两个看似信手拈来的生活片断,表面散乱、随意,实则散而不乱。两个片断不仅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而且在描写上也各有侧重,前者很好地塑造了人物性格,后者真实地发掘了人物的美好人性。

一档(4分)1-1对艺术表现上的主要特色理解准确,能够结合作品的具体描写进行比较具体,恰当的分析。

1-2 观点正确,符合文本实际。

1-3表述简洁、流畅,条理清晰。

二档(2-3分)2-1对艺术表面上的主要特色理解基本准确,能够结合作品的具体描写进行分析。

2-2观点基本正确,比较符合文本实际。

2-3表述比较通顺,有条理。

三档(0-1)3-1对艺术表现上的主要特色理解不准确,不能够结合作品实际进行分析。

3-2观点模糊,不符合文本实际。

3-3表述不通顺,缺乏条理。

12.(5分)

答案要点及评分参考

答案要点:

“同”的表现:(1)都有着相似的人物。《马车夫彼得》的主要人物是“我”与马车夫彼得,《一件小事》的主要人物是“我”与人力车夫。(2)都有着相同的

叙事角度。两篇小说都以“我”的亲身经历叙述故事。(3)都有着相似的思想主题。两篇小说都不满足于对车夫辛苦生活、悲惨命运的描写,而着重表现他们美好的心灵与人性。

“异”的表现:(1)《马车夫彼得》更侧重于描写,《一件小事》更侧重于抒情议论。(2)《马车夫彼得》更含蕴深沉,《一件小事》更简捷明了。(3)《马车夫彼得》更侧重写人性,《一件小事》更侧重写心灵。

一档(4分)1-1对两篇小说异同的理解准确,能够结合作品具体内容,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分析阐述,有自己明确的观点。

1-2 了解中俄两国近代以来的社会、文化、文学状况,有相关的知识背景,能够从较高的角度把握问题。

1-3表述简洁、流畅,条理清晰。

二档(2-3分)2-1对两篇小说异同的理解基本准确,能够结合作品具体内容进行分析阐述,基本有自己的观点。

2-2对中俄两国近代以来的社会、文化、文学有一定的了解,能够从不同角度展开有关论述。

2-3表述比较通顺,有条理。

三档(0-1)3-1对两篇小说异同理解不够准确,不能结合作品具体内容进行分析阐述,没有自己的观点。

3-2对中俄两国近代以来的社会、文化、文学缺乏了解,不能从文学的角度展开论述。

3-3表述不通顺,缺乏条理。

13.(2分)D

14.(3分)(1)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2分)第三种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答出1种境界的,给2分;答出2种境界的,给3分。如有错别字,则该境界不给分。 15.(3分)论曰/伏氏自东西京相袭为名儒/以取爵位/中兴而桓氏尤盛自荣至典/世宗其道/父子兄弟代作帝师/受其业者皆至卿相/显乎当世/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人者/凭誉以显物/为己者/因心以会道/桓荣之累世见宗/岂其为己乎/

每答对六处给1分,答对一至五处不给分,以此类推;每答错三处扣1分,答错一至二处不扣分,以此类推,扣至3分为止。 16.(6分)

(1)(2分)如果有不好杀人的君王,那么天下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望他来。果真这样,百姓归附他,就像水向低下地方奔流,有谁能抵挡得住呢? 译出大意给1分;“引领”、“由”两处,每译对一处0.5分。

(2)(4分)贞观年间,太宗对褚遂良说:“你担任起居注这官,记录些什么事?人君一般能看到这些记录吗?”遂良回答说:“如今的起居官,就是古代的左右史,写下人君的言谈行事,而且要记下善与恶,来作为鉴戒,希望人主不要做非法的事。没有听说帝王要亲自观看记史的。”太宗说:“我有不好的言行,你一定会记下来吗?”遂良说:“恪守正道不如恪守职责,我的职责当是用笔记录,您的言行一定要记录下来。”

译出大意给2分;“知”“大抵”“庶乎”、“载笔”四处,每译对一处给0.5分。

17.(50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中心角度和重要角度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2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足。论证步骤缜密。

3.有文采:用词贴切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2014华约考试难吗

2014年华约自主招生笔试3月1日9点全国同步开考。参考的人数与去年持平!中午12点,笔试结束了,不少考生都纷纷表示,物理“很灵活”、“偏难”。

“物理挺难的,我有好几题连题目都没看懂!”有考生苦笑着告诉记者,今年AAA测试的物理试题难度超出了她的想象,“题目很灵活,甚至还考了初中才会学的光学知识,我都忘记了”;还有考生则表示,物理试题的难度让她有数题没有答完,“有的题目需要用的公式我觉得自己都没怎么学过”;而物理试题中,和现实应用相结合的题目也是让不少考生记忆犹新的难点,“有一题,它让你根据室内外的温度差,测算水管内的温度,这个既要有物理知识,又要有一定的生活常识,太难了。”

语文的考试内容则更为“实用”,“比如它会让你分析"双十一"的快递为何变慢、还会让你从中分析电子商务到底会不会取代传统商务。”

今年的AAA测试语文试题,同样让不少考生大呼“没想到”,“现代文阅读,有一篇是关于"悲剧"的理论,然后根据这个理论,活学活用对一些情境进行判别”、“古文阅读则是要对《天演论》续言的一段文字进行理解和勘误”。有考生坦言,这两篇文章自己“根本没看懂”;还有考生则告诉记者,语文试题里一道关于“双十一”的题目十分有趣,“要从"双十一"分析,为什么它会让那段时间的"快递"变成"慢递";还要写一小段文字,表达你是赞成电子商务最终会完全取代传统商务,还是不认同这个观点。”

在考生们看来,比起单纯的命题作为、材料分析,这样的语文试题更为灵活实用,但也更难答好,“就是你不仅要掌握相应的语文知识,还需要了解它要如何运用,还要联系现实的东西,最后运用到某种情境中,综合解决一个问题。挺难的。”

华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分文理科吗?

华约的考题,数学题不分文理科

所以文科的孩子应该加油了

1.11月中旬开始

2.由于教育部的影响,各个大学自主招生联盟的组织正在协调中,会比去年开始的晚一些

3.北约的复旦在上海和江苏有自己的考试,别处没有

准备的材料:

1.高中2年半的大考试成绩,要求学校教务处盖章

2.自荐信,推荐信,

3.奖状,获奖证书(如果有的话)复印,网络报名表打印

自主招生是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改革扩大高校自主权的重要措施。自主招生选拔由高校自行组织,一般由笔试、面试两部分组成。通过自主招生选拔的考生必须参加高考(07年起上海地区考生通过复旦、上海交大的自主招生选拔后,高考成绩可仅作参考),在高考录取时可获得20分或不等的优惠。自从2003年开始,我国就通过实施高校自主招生探索人才选拔制度改革,允许部分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以选拔那些由高考不容易被发现的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根据教育部要求,自主招生人数不能超过试自主招生面试点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

自主招生六大特别提醒

1、自荐VS校荐

申请方式分为“校荐”和“自荐”两种。

绝大多数院校同时接受“校荐”和“自荐”。但有少数院校只接受校荐,以2010年的招生简章来看,就有中央财经大学、同济大学、北大医学部等。而中国人民大学更加特殊,指出有“校荐”资格的考生可以任意选择学校提供的专业,但是“自荐”的考生只能在物理学、化学、人文科学实验班(国学)、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党史、美术学专业等5个专业中选择。

据统计,以“校荐”资格申请自主招生获得通过海选的比例远大于以“自荐”方式,“校荐”几乎95%能通过院校的海选,而以“自荐”方式通过海选的比例不超过20%,因此有实力拿到“校荐”资格的考生要尽量争取拿到心仪院校的“校荐”。需要指出的是,“校荐”并不是学校在推荐信上盖了章就算是学校推荐,因为所有考生申请的材料都必须经过中学盖章,只有拿到中学的推荐名额才算是学校的校荐。

附:

2011年“华约”院校自主招生报名人数录取人数情况

2011年,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中科大、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大、中国人民大学这七所在自主选拔工作中展开合作,共同举办“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简称“AAA”测试,这七所院校组成的联盟俗称“华约”。

2011年,全国共有10万余名学生报考,6万余人获得初试资格。

招录情况

清华大学 2011年,有超过1万名考生报名,5000人获得笔试资格,1000余人入围面试,最终130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

上海交大 2011年,有超过3万人报名,1.8万余人获得笔试资格。最终有76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

中国科技大 2011年,有超过1万人报名考生获得笔试资格,最终有31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

南京大学 2011年有2万余人报名,6000余人获得笔试资格,最终60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

浙江大学 2011年有1.3万余人报名,1000余人获得面试资格,最终79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

西安交大 2011年有1万余人报名,1200人获得面试资格,最终70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

中国人大 2011年,有接近2万人报名,4500余人获得笔试资格,1400余人获得面试资格,最终有78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

表格上来得出以下结论:

1.自主招生过关率保持在5%——8%左右。

2.很多院校学生报名人数不断增加,并且获得自主选拔资格的人数不断增加,这对裸分考试的学生来说挑战性越来越强。

2、如何选择目标学校

案例:考生晨晨在自主招生中拿到了外经贸20分的加分,而经过了几个月的学习,成绩具备了冲击人民大学的实力,这时报考外经贸将万无一失,而放弃人大又心有不甘,于是左右为难。

建议考生和家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太过保守。具体操作时,可以选择2所目标院校,一所是与考生平时实力相当的院校;另一所略高于考生的平日实力,并且通过努力是完全能够得着的院校。

3、如何准备申请材料

申请材料一般包括申请表(报名表)、个人陈述、推荐资料及附属材料。

(1)申请材料所覆盖的内容一般有:

①成绩

有的高校需要很详细的从高一至高三期中和期末的成绩以及年级排名;

②竞赛奖项

只要在高中阶段获奖的都可以为自主招生初审通过增加筹码;

③作品

好的作品将是申请材料的亮点;如果没有什么作品的话,也可以谈谈自己的一些独特见解,如对教育公平等热点话题的看法等;

④特长

如果有特长一定要写上,如竹笛9级,钢琴9级等。清华大学就非常看重有桥牌、象棋、国际象棋、围棋等特长的学生;

⑤志向或大学四年规划

比如北大要求阐述为什么要报考北大;清华要求写出自己的求学之路等。

(2)注意事项:

① 重点填写高中阶段的表现。对于初中、小学阶段的内容,一般不必填写。

② 加盖学校公章,而不能仅盖学校教务处等部门公章。

③ 个人自述及推荐意见的篇幅均以1页为宜,一般不超过2页。

④ 附属材料只要把高中阶段能够反映自己成绩的材料附上即可。

⑤ 本着节约原则,建议以黑白印制申请材料。

4、如何优秀的自荐信

(1)个人陈述一定要务实,这也是写个人陈述最重要的一点。类似于“我是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我乐于助人”、“我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样的话很空洞,任何人都可以说,就体现不出一个人的闪光点。 如果想要体现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一定不能泛泛而谈,尽可能举例说明。如果参加过社会工作,如志愿者等,都可以写出来。写作时要实事求是、条理清晰地书写,不要用花哨的语言对自己大加赞扬,语言要朴实、诚恳、实事求是。作假是大忌。

(2)个人陈述要分清主次,有所强调。每个申请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应该都是很优秀的,都有着丰富、骄人的经历,但是这些经历不可能都写进去,因此就要有所强调,突出自己身上最重要同时也是招生老师最欣赏的能力,去强调那些能够体现这些能力的经历。

(3)突出自己的个性。现在的高中毕业生都是90后的学生,有活力、有梦想,视野开阔,性格张扬。在申请材料中老师同样希望看到时代赋予他们这些青春活力的内涵。

(4)了解申请院校的文化内涵和性格特点。越好的高校越注重考生的秉性与学校文化氛围的匹配。既然是自主招生,高校更愿意选择这样的学生,而且这样的方式更适合于高校未来发展趋势。

5、如何准备笔试

自主招生考试的笔试要比高考(论坛)题难,比各类竞赛题容易。由于考试时间在一轮考试之后,因此考生只要在学校跟着老师扎扎实实地做好一轮复习即可,此外,可以对热点话题有所了解,以此来开阔视野,也不至于在评述时无话可说。

6、如何准备面试

自主招生的面试题目灵活多变,不可预测。准备时不必在话题方面花费太多精力。而要在心态、思维、语言表达、礼仪等方面进行准备。

首先,要尽可能让自己保持一个轻松平和的心态。

其次,多设想一下面试时遭遇突发状况要如何应对。如出现冷场的情况怎么办拿到的话题无话可说怎么办自己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另外,礼仪是我们容易忽略的一个方面。比如面带微笑、认真倾听别人的话、不要气势太剩地抢话等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7、特别提醒

考生在自主招生考试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我们注意:

(1)因准备自主招生考试,而耽误了正常的学习;

(2)没有通过自主招生考试,或没有拿到最高级别的加分,感到心情失落;

(3)拿到自主招生加分,过于自满,放松了学习,结果大意失荆州

2011年“华约”院校自主招生报名人数录取人数情况

2011年,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中科大、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大、中国人民大学这七所在自主选拔工作中展开合作,共同举办“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简称“AAA”测试,这七所院校组成的联盟俗称“华约”。

2011年,全国共有10万余名学生报考,6万余人获得初试资格。人数较多的考点:江苏南京考点6000人,杭州考点5700人,上海考点4300人,北京考点3700人,合肥考点3400人,西安考点3000人,武汉考点2900人,成都考点2700人,郑州考点2600人,济南考点2500人,长沙考点2100人,广州考点2100人。

联考测试科目:阅读与写作(测试时间3小时,满分200分),其中中文阅读与写作占100分,英文阅读与写作以及中英文综合应用占100分。数学(测试时间1.5小时,满分100分);自然科学(测试时间1.5小时,满分100分)其中物理占70分,化学占30分。人文与社会(测试时间1.5小时,满分100分)历史占40分,政治和地理各占30分。

招录情况

清华大学 2011年,有超过1万名考生报名,5000人获得笔试资格,1000余人入围面试,与上年保持基本稳定,最终130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其中人数较多省份为:北京216人,江苏101,上海95人,浙江88人,湖北87人。

上海交大 2011年,有超过3万人报名其中上海近6000人,1.8万余人获得笔试资格,其中上海约4000人。最终有76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其中人数较多的省份为:上海158人,北京69人,湖北60人。此外江浙沪自主 选拔录取改革试验计划共录取750余人,其中上海545人,江苏107人,浙江114人。

中国科技大 2011年,有超过1万人报名考生获得笔试资格,人数较去年增长50%,最终有31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其中人数较多的省份为:湖北41人,安徽40人,江苏35人,北京:25人。

南京大学 2011年有2万余人报名,6000余人获得笔试资格,最终60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其中江苏293人),北京19人。

浙江大学 2011年有1.3万余人(其中浙江3000余人)报名,1000余人获得面试资格,其中浙江150人。最终79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其中浙江128人,北京43人。

西安交大 2011年有1万余人报名,1200人获得面试资格,最终70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其中河北165人,江苏103人,湖北87人,河南67人,辽宁56人。北京9人。

中国人大 2011年,有接近2万人报名,较去年增长100%,4500余人获得笔试资格,是上年的4倍,1400余人获得面试资格,最终有78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其中人数较多的省份为:北京154人,辽宁77人,湖北59人,山东50人,河北50人。

由此可得出以下结论:

1.自主招生过关率保持在5%—8%左右。

2.很多院校学生报名人数不断增加,并且获得自主选拔资格的人数不断增加,这对裸分考试的学生来说挑战性越来越强。

2014华约考试难吗

2014年华约自主招生笔试3月1日9点全国同步开考。参考的人数与去年持平!中午12点,笔试结束了,不少考生都纷纷表示,物理“很灵活”、“偏难”。

“物理挺难的,我有好几题连题目都没看懂!”有考生苦笑着告诉记者,今年AAA测试的物理试题难度超出了她的想象,“题目很灵活,甚至还考了初中才会学的光学知识,我都忘记了”;还有考生则表示,物理试题的难度让她有数题没有答完,“有的题目需要用的公式我觉得自己都没怎么学过”;而物理试题中,和现实应用相结合的题目也是让不少考生记忆犹新的难点,“有一题,它让你根据室内外的温度差,测算水管内的温度,这个既要有物理知识,又要有一定的生活常识,太难了。”

语文的考试内容则更为“实用”,“比如它会让你分析"双十一"的快递为何变慢、还会让你从中分析电子商务到底会不会取代传统商务。”

今年的AAA测试语文试题,同样让不少考生大呼“没想到”,“现代文阅读,有一篇是关于"悲剧"的理论,然后根据这个理论,活学活用对一些情境进行判别”、“古文阅读则是要对《天演论》续言的一段文字进行理解和勘误”。有考生坦言,这两篇文章自己“根本没看懂”;还有考生则告诉记者,语文试题里一道关于“双十一”的题目十分有趣,“要从"双十一"分析,为什么它会让那段时间的"快递"变成"慢递";还要写一小段文字,表达你是赞成电子商务最终会完全取代传统商务,还是不认同这个观点。”

在考生们看来,比起单纯的命题作为、材料分析,这样的语文试题更为灵活实用,但也更难答好,“就是你不仅要掌握相应的语文知识,还需要了解它要如何运用,还要联系现实的东西,最后运用到某种情境中,综合解决一个问题。挺难的。”